今天是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 登陆 | 注册 | 设首页 | 加收藏

春秋争霸的形成及影响

整数网络  
点击: 次   
- 小    + 大   

  春秋时代,王室衰微、王霸迭兴,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春秋争霸有两层意思,先来简单说“春秋”是什么意思。鲁国史官当时按照年、季、月、日,春、夏、秋、冬的顺序详细记载了鲁国以及其它国家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后来孔子在此基础上整理成为儒家典籍之一《春秋》。这本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历史,由于它的时间跨度大体上和周平王动迁以后到“三家分晋”这段历史吻合。因此为了方便,就把东周前半段称之为春秋,“三家分晋”以后更加激烈的兼并称之为战国。第二意思争霸中的“霸”是什么呢?这就和春秋争霸的形成有关系了。

  简单来说,春秋争霸就是在争谁来当老大,而且这个老大是得到周王室公开承认的。《礼记•王制》中记载说:千里之外,设方伯。五国以为属,属有长。这个方伯就属于地区老大,协助周王室对其它属国进行管理,实际上类似于周王室树立的话事人。毕竟周王室鞭长莫及,权力无法辐射到很多遥远的国家里,那这时候周王室通过树立方伯来进行协助管理,从而能够有效巩固自己的统治。

  当周朝的历史发展到周平王这里时发生了一些变化,那就是周王室的影响力越来越弱了。而这种弱化本质上是分封制逐步瓦解导致的缘故,周平王时代是周朝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经历两周交际的大动乱以后,王室丧失了大片的土地、军队和人民。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事情呢?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把分封制看的过于复杂,它就是一种质朴的利益分配方式,诸侯有功劳,那王室就封它一块土地。虽然《礼记•王制》中周天子的地位“天子将出,类乎上帝”,但本质上周王室也是众多诸侯国中的一个。

  区别仅仅在于它掌握了利益分配权,因此成为诸侯联盟中的盟主。但是随着这位盟主手里的资源越来越少,其它的诸侯却变得越来越强大,如此一来周王室的盟主地位就发生了动摇。除了周平王分封了大量土地,原来周王室在都城镐京附近的大片土地也被犬戎占领,经过周幽王时代这一场大动乱,周王室的实力和影响力直接来了一个断崖式下跌。所以到了周平王时代就成为了一个烂摊子。

  “政由方伯”,这四个字很直观的阐述了周王室丧失的权力和影响力。周朝的政治基本上就是被方伯操纵了,换言之从周平王时代开始,整个东周的君主就已经名存实亡了。这是周王室和诸侯之间的政治地位发生变化导致的缘故。但从本质上来说,是因为周王室这个诸侯盟主没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依托,从未节制各个诸侯。

  相反,西周灭亡以后,周王室迫切需要一两个强大的诸侯来扶持自己,而秦国和晋国就是就是在西周灭亡之际迅速掌握了政治主动权。那么春秋争霸争的其实就是这个政治主动权,谁成为了方伯,谁就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通过周天子发挥以前无法做到的许多事情,譬如发动战争。诸侯是没有权力发动战争的,只有周天子才有这个权力。

  秦国由于周平王同意它只要收复了岐山附近的土地,就把那片土地分封给秦国。所以当时秦国就忙着去打犬戎,晋国因此获得了这种政治主动权,从而开启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主地位。不过尽管晋国占据了主动地位,但是却被齐桓公率先赶上,成为春秋时代第一位霸主。齐桓公五年,齐国牵头、组织了宋、陈、蔡、邾五国国君在齐国举行“北杏会盟”,这次会盟是第一次以诸侯的身份召开,以前只有周天子有这个权力。这次会盟的目的是为了讨论如何解决宋国内部的政治混乱,就和今天的联合国是一样的。

  齐国在这一次会议中成为了盟主,后来他又陆续召开了高达十四次会盟的记录,而在葵丘会盟中齐桓公确定了自己中原霸主的地位,在这次会盟中,连周天子都派人来参加。此外“尊王攘夷”的旗号就是齐桓公打出的,这也让齐桓公获得了很好政治主动权。

  此后齐桓公一直以诸侯长的身份打着周天子的名义对其它诸侯国内部的事务进行干预,当然作为诸侯长,也需要承担保护周王室的义务,抵御外敌的入侵,其实就是在政治上取代了周天子。齐桓公死后,晋文公后来在践土之盟中被周襄王命令为诸侯长,从此开启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从“春秋争霸”争的目的来看它形成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1.西周灭亡时,周王室遭受严重打击,需要依靠诸侯的扶持来稳固自己的地位;2.分封制的瓦解,导致周王室必然的衰微,进而导致礼乐制度的崩溃,“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

  一、春秋争霸的评价

  1、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

  大国在争霸和兼并战争中,开拓了疆土。山东诸小国为齐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所并,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这种集权趋势的加强,为全国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起了奠基的作用。

  2、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

  春秋时代是一个新旧制度交替变革的过渡阶级,社会上存在着开始产生的封建制与日趋没落的奴隶制之间的斗争。大国争霸战争,程度不同地打击和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为封建地主阶级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有助于新势力的发展。尤其如此。

  3、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春秋时代,居住在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徒、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打破了各族间固有的地域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前提,从而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经济文化的联系。

  如姜戎获得晋赐予的“南鄙之田”后,披荆斩棘,为晋的开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山戎特有的“戎菽”,也因齐桓公伐山戎而“布于天下”。正由于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互通有无,相互影响,有力地促进了各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与此同时,各族劳动人民把反对腐朽统治的斗争作为他们共同的战斗任务。公元前五五六年卫国境内的“戎州人”和工匠一起攻杀卫庄公的史实就是一个例证。至于相互通婚以及统治阶级执行的“和戎”政策等等,对民族大融合也起了促进作用。

  总之,争霸战争打破了列国的分野,逐渐泯灭了各族的界限,形成了南方以楚国,东方以齐国,北方以晋国、燕国,西方以秦国几个融合的中心。随着民族交往联系的频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社会经济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各族共同走上了封建制的轨迹。

  二、春秋争霸的影响

  客观上改变了东周的历史发展,周天子的衰微,诸侯的兴起。这是一场新的势力洗牌,旧有的秩序都崩溃了。诸侯们在争霸的过程中使旧有的秩序不断遭到淡化,使各个诸侯国都从旧有的秩序阴影中挣脱出来。沉寂的政治生态被注入了一种新的活力,在竞争之中无形间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如文化上的“百家争鸣”,制度上分封制、世袭制逐步向郡县制的过渡,井田制相继瓦解,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

  竞争虽然带来了混乱,但是却正迈步走向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各个诸侯国在相互的兼并之中,吞并了弱小的国家,原本国家林立的格局被打破,新兴大国逐渐崛起,成为新的主导者。实际上不难看到,在这种混乱之中其实是在制定新的秩序和规则。因此到战国时代后,原本百国林立的格局变成了战国七雄的划分,当这种竞争依然持续下去时,最终秦国从中胜出,重新建立起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从这一点来看,春秋争霸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

  春秋争霸的乱象还孕育了“百家争鸣”时代,诸侯之间的相互争斗孕育了思想家们各种层出不穷的哲学、军事或道德理论。正是这种竞争赋予了时代的创造力,在这个时代面临着大变革的时刻,每个国家都试图成为领头羊,每个阶层、不同出身的人都投入到为这场大变革添砖加瓦的运动中来。

  可以说,春秋争霸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奠定了以后整个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可以说那是一个非常伟大和灿烂的时代。因为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所有文化基本上就是从那时作为源头而开始的,不管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或兵家等等,都因为东周时代政治僵局被打破,在诸侯大竞争的背景下孕育而生。

(声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非本站立场)

上一篇:春秋战国晏子的简介和故事

下一篇:从秦朝到清朝2000多年间曾出现了三个黄金时代

请遵守法律法规,文明发言,积极发表您的知识与见解。
昵称 * email 主页 验证码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吧。
推荐阅读
QQ:3139014314  |   地址:GUANGDONG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