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治冻疮的办法有哪些 1、云南白药: 冻疮未溃破者,用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并注意保温。冻疮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数日内可愈。 2、伤湿止痛膏: 用伤湿止痛膏贴敷局部治疗皮肤红肿、自觉热痒或灼痛的一度冻疮,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温水将患处洗净,擦干后将药膏紧贴在患处皮肤上,一般贴24小时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换贴几次。皮肤破溃或过敏则不宜贴敷。 3、啤酒加水泡脚: 冬季如有人生冻疮、可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钟,即可马上缓解冻疮带来的痛苦。这是因为啤酒中维生b1、b6有抗神经炎、皮肤炎和促进肌肉生长的功效。冬天坚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疗冻疮、脚气等。 4、冬瓜皮、茄根止痒: 将冬瓜皮、茄根用水浸泡2~4小时后,在火上加热至50℃左右,用其熏洗患处,具有止痒,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对治疗冻疮效果甚佳。 5、辣椒气熏法: 把红辣椒置于容器内,倒入开水,将口加以封盖,浸泡10分钟后,趁热气熏患处,当水温稍低后,将患处进行浸泡,或用水进行敷抹。然后把辣椒撕开,用内面轻轻涂患处,之后使其自然干燥。 二、生冻疮的原因有哪些 由于长时期寒冷(气温10℃以下)与潮湿刺激皮肤,使皮肤血管收缩,久之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瘀血,大量血浆渗出,引起局部水肿、水疱形成,甚至组织坏死。局部皮肤潮湿环境中,体表散热加速,故冻疮发生率高。此外,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以及各种慢性病等有关。慢性感染或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局部血循环障碍,均可诱发或加重冻疮。 暴露于冰点以上低温的机体局部皮肤受到寒冷刺激后,小动脉血管强烈收缩,引起皮肤缺血缺氧,细胞损伤,细胞内外微环境改变,代谢失常,久之血管麻痹性扩张,血浆渗出,形成水肿及组织坏死。待局部得到常温后,血管扩张、充血且有渗出,反应较大者在表皮下有积液(水疱)。有的毛细血管甚至小动、静脉受损后发生血栓,而后引起一些组织坏死。近年来研究证明组织缺血一再灌注可引起细胞凋亡,非冻结性冷伤也与细胞凋亡相关。另一方面,冻疮、战壕足等常有个体易感(发)因素,所以在相同的寒冷环境中只有一部分人发病。显然,容易发病的人应特别注意防护。 三、生冻疮的症状有哪些 冻疮好发于肢端及暴露部位,如手指、手背、足趾、足背、足跟、面颊、耳廓、鼻尖,皮损为局限性红色或紫红色肿块,界限不清,皮温低,有痒感,受热后局部肿胀更显著,易出现水疱,疱液为淡黄色血性浆液,疱破后形成糜烂及溃疡,伴有疼痛。愈后可遗留色素沉着及萎缩性瘢痕,常发生在儿童及青年妇女或周围血循环不良者。同一部位反复发作。以儿童多见。往往不自觉,直至手、耳、足等部位出现症状才察觉。局部皮肤红肿,温暖时发痒或刺痛;较重者可起水疱,水疱去表皮后创面有渗液,并发感染后形成糜烂或溃疡。好转后皮肤消肿脱屑,可能有色素沉着。治愈后遇相同的寒冷环境,如未注意,冻疮可再发。 战壕足、浸渍足等的病变比冻疮较重。疱,疱破创面渗液,可并发感染,治愈较慢。先有皮肤苍白、发麻;继而红肿、疼痛、起水而且治愈后可能对寒冷敏感,患足有疼痛、发麻、苍白等反应。 四、冻疮的饮食护理方法 1、鲜山楂泥: [原料]鲜山楂150g。 [制法]将鲜山楂洗干净,其中100g用微火煮熟,捣烂,趁热摊在布上,外敷患处。另50g用清水煮熟后,放入少许白糖,去渣饮汤。 [功效]调和营卫,补血益气。能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冻疮患者。 [用法]患处每日更换1次。去渣饮汤,1次/d。 2、柿子油膏: [原料]柿子皮60g,熟菜子油适量。 [制法]将柿子皮晒干,烧灰存性,研成细末即可。 [功效]敛疮生肌,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气血亏虚、已溃的冻疮患者效果显著。 [用法]将油膏涂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 3、蛋黄油膏: [原料]鸡蛋黄2个,麻油少许。 [制法]将鸡蛋煮熟,取出蛋黄放在铁勺上,用文火煎熬,使蛋黄油析出,去掉蛋黄渣,将油冷却备用。用鸡蛋黄油掺与麻油少许,外敷治疗溃烂冻疮。 [功效]生肌祛腐,促进血液循环。适用于冻疮溃破者。 [用法]先将茶叶水清洗冻疮处,然后搽上鸡蛋黄麻油,外用纱布包扎好,3~5日冻疮伤口即可愈合。 (声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非本站立场) |
上一篇:春季养生小常识女人春季怎样养生
下一篇:慢性中耳炎手术 春季预防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