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 登陆 | 注册 | 设首页 | 加收藏

立秋后还热吗 立秋后的饮食风俗和忌讳

整数网络  
点击: 次   
- 小    + 大   

  一、立秋的气候特点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仍是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仍旧要注意防暑。但是,大自然还是有了变化。出现了中午热、早晚凉的“尜尜天”,而且“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按照以前历年来的经验,立秋后天气还会热上一段时间,不长。一般有立秋后还有18天地火的说法,过了18天,开始早晚比较凉快儿,那时的天气才比7月份要舒适一些。

  但白天依然会有35摄氏度左右的气温,有时仍会感到闷热。真正凉爽一般要到9月上旬的白露前后。这是相对于南方的天气来说。其实每年立秋都会热几天,但气温日较差增大,昼暖夜凉,这个气温环境对农作物体内干物质的制造和积累十分有利,其他农作物也大都如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不热,庄稼怎么成熟呢”!其实立秋并不是说天气会很凉爽,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日较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此外,秋的含义,还有庄稼快成熟的意思。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并下令武将开始操练士兵,以保家卫国。另外,不论朝廷还是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

  二、立秋的饮食风俗

  1、苦夏后,贴“秋膘”

  北京立秋后,北方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什么是“贴秋膘”呢?在炎热的夏季,有厌食之感。一旦立秋,就意味着凉爽的天气快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在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贴秋膘”。伏天人们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清朝时,民间流行在数伏这天以悬秤称人。当然大多是称小孩,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2、吃瓜曰:“咬秋”

  杭州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天津等地立秋时节流行“咬秋”。

  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中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预防痢疾。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少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3、“减秋膘”:吃黄瓜

  我国东北地区立秋有吃黄瓜的习俗,希望人们永保苗条身材。夏天天气炎热,能量消耗较大,人们普遍食欲不振,造成体内热量供给不足。到了秋天,天气转凉,人们的味觉增强,食欲大振,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使热量的摄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气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减少。

  另外,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积极地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体摄取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在秋季,人们稍不小心,体重就会增加,这对于本身就肥胖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威胁,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首先,应注意饮食的调节,多吃一些低热量的减肥食物,如黄瓜、赤小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其次要增加活动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三、适合立秋后的饮食

  营养学家认为,立秋后,最适宜吃以下食物。

  黄绿色蔬果。

  即橙黄色蔬果和绿叶菜。夏天人们吃蔬菜、水果以瓜豆为主,比如黄瓜、冬瓜、西瓜、甜瓜、西葫芦之类,四季豆、豇豆、毛豆等。除了西瓜、四季豆之外,瓜豆类中胡萝卜素含量较低。所以,到秋季来临,人们体内维生素A储备容易减少,如不及时补充,到了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夜视能力下降、眼睛干涩、呼吸道容易感染之类的问题。因此要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胡萝卜、西红柿等。另外,瓜豆类食物维生素C含量也很低,如果维生素C长期缺乏会造成免疫力下降,在换季的时候容易感冒。因此,多吃绿叶蔬菜补足维生素C也很必要,比如芥蓝、菠菜、绿菜花等。

  发酵食品。

  夏天人们食欲不振,通常喜吃寒凉食物,胃肠消化功能比较弱。因此,到了秋天,应适当多吃营养丰富又帮助消化的食品,发酵食品就有这个好处。发酵时微生物产生大量B族维生素,同时微生物的作用消除了食物中抗营养因素,部分分解了其中的蛋白质,使微量元素和各种活性物质能够更好地吸收利用。主食可以选择发面饼、馒头等发酵面制品,尤其推荐杂面发糕,粗细粮搭配营养更高。副食可以多吃豆类发酵制成的豆豉、豆酱、酱豆腐、麻豆腐、豆汁,奶类发酵制成的酸奶,还有大米发酵制成的醪糟等。

  各种薯类。

  秋季正是薯类出产的旺季。薯类食品多有强健身体的作用,其中富含B族维生素和钾、镁等矿物质。传统认为薯类食物能补中气,现代研究又认为它们作为主食食用,有利于预防肥胖和多种慢性病。经常吃山药、甘薯、芋头、马铃薯等,作为精白米面的替换品,是非常好的养生措施。

  四、秋季饮食的忌讳

  忌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另外,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忌吃过燥的食物。

  中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所以,秋令饮食养生应忌过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类食物。另外,为迎接冬季的到来,人体内还会储存御寒的脂肪。因此,热量的摄取大于散发,稍不小心,体重就增加,所以肥胖者秋季更应注意减肥,应多吃低热量的减肥食品,如红豆、萝卜、竹笋、薏米、海带、蘑菇等。此外,普通人立秋后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强肝脏功能,要多吃苹果、葡萄、山楂、柚子等偏酸、多汁的水果,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都有疗效。

  忌吃油腻、煎炸的食物。

  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于润燥,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在秋季复发或加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忌吃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大部分在秋季成熟,但同时也是带最多囊蚴的时节,这时生吃水生植物易受其感染,导致肠黏膜发炎、出血、水肿、溃疡、腹泻、食欲不振,儿童脸部浮肿、发育迟滞、智力减退等现象,严重者甚至因衰竭或虚脱导致死亡。

  忌不按食物安全期吃。

  有些食物虽然有较好的养生作用,但在某些时间段里却不宜食用。如食物本身处于危险期,或我们的身体处于和某种食物特质相冲突的阶段时,要格外加以注意。比如蜂蜜有滋阴润肺的作用,但要注意在农历七月时不要吃蜂蜜,这是因为大多数有毒植物都在农历七月开花,蜜蜂采集了有毒植物的花后,酿出的蜂蜜也会含毒。另外,购买蜂蜜要到正规商家购买正规厂家的产品,不要私自采集食用。农历八九月份,正是秋冬养阴的补给期,应该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而生姜是辛辣食物,食用后易使人生秋燥,导致耗气伤神,所以最好不要吃。瓜类属于阴寒食物,吃多伤脾胃,因此秋天要少吃。

  忌盲目控制饮食。

  秋季人易胖,有些怕胖的人为了控制体重,在秋季只吃瓜果蔬菜,不吃主食。这种做法不可取。无论任何季节,忽视主食进行减肥的行为都极其不当。人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储备应全面而均衡,必须通过丰富的饮食提供,主食更是不可缺少的营养来源。此外,常被减肥一族鄙视的肉类,也同样含有其他食物无法替代、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盲目改变饮食结构,对于身体有害无益。

  忌盲目吃蟹。

  秋季正是蟹肥时,这个季节的螃蟹个大、体肥、味美,而且进入秋季,螃蟹会爬到岸上极易捕捉。因此,秋季成为了吃蟹的最好时机。蟹虽好吃,但却有许多讲究。蟹要洗净,蟹体内有大量细菌和污泥,如果不处理干净,这些病菌和污泥中的寄生虫就可能带至体内,使美味蟹变成*蟹,对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声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非本站立场)

上一篇:秋季滋补汤有哪些如何在秋季正确养生

下一篇:常见的绿茶种类 如何选择绿茶品种

请遵守法律法规,文明发言,积极发表您的知识与见解。
昵称 * email 主页 验证码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吧。
推荐阅读
QQ:3139014314  |   地址:GUANGDONG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