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季,感冒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因为在春季气温多变不定,在我们穿衣服不当就是引起感冒的原因之一,再加上温暖潮湿的气候适宜细菌、病毒繁殖,感冒更容易流行。可是,面对同样的大环境,不同的人群对疾病的抵抗力却大有差异。有些人无论刮风下雨,全然不会打“败仗”,有些人却是感冒反反复复,活像“气象台”,这是为什么呢? 中医《内经》有句经典名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疾病的发生与体质有很大关系。尤其是气虚体质的人容易感冒,感冒了又不容易好,反复发热流涕,咳嗽痰多,腹痛腹泻,缠绵难愈。因此,这部分人在春天要格外注意养生防病,善待体质。 饮食养生 宜多吃性平偏温,具有补益作用的食品。蔬菜果品类有大枣、葡萄干、苹果、龙眼肉、橙子、扁豆、红薯、淮山、莲子、白果、芡实、土豆、莲藕、香菇等;肉类有鸡肉、猪肚、牛肉、羊肉、鹌鹑等;水产类有淡水鱼、泥鳅、黄鳝等;调味类有麦芽糖、蜂蜜等;谷类有糯米、小米、小麦等。 注意起居 《内经》说: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养生之道也。气虚之人应晚卧早起(这并不是提倡熬夜,晚上最好还是不要错过十一时左右的理想入睡时机),多做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做操等,促进气血运行,保养肺脾两脏。 讲“春捂” 春季人体血管舒张,汗孔疏松,若骤然减衣,极容易“寒邪入里”引起感冒。中医认为“春来背不可寒”,“寒从脚下起”,从人体的血液循环来看,下肢都比上身弱,所以气虚之人尤其要注意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减得过多,要注意背部和下肢的保暖,上衣可根据天气穿得稍薄一点,下身最好等气温稳定,早晚温差比较小了再逐步减少。 药物养生 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是中医健脾益气的代表方,气虚之人可用于补脾养肺,提高体质。如果对温差适应性差,气候变化就打喷嚏,反复感冒,多汗,皮肤容易过敏等就要用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养肺固表;如果血压低、面白、头晕、内脏下垂可以用补中益气汤;如果食欲差,易腹泻、腹胀可以用香砂养胃丸;如果一动脑子就失眠,睡不好,吃不好,脸黄,心慌,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可以吃归脾丸。这些临床常用的补气方剂可根据症状选用,平时还可多吃一些党参、黄芪、红豆,也有很好的补气养血效果。补气的常用中药有:党参、黄芪、淮山、茯苓、白术、扁豆等。 气虚体质的人容易感到排便不通畅,往往临时应急就用牛黄解毒丸等清热药解决,这会导致反复损伤元气,气虚缺乏动力更没有办法把大便排出了,日久逐步形成习惯性便秘,所以中医强调保养必求其本。 (声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非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