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蒋介石家书日记文墨选录》出版,这是60年来中国大陆首次出版蒋介石本人的著述,本网站独家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曾景忠,他倾尽心血,研读蒋介石与家人之间的书信、电文、诗文往来,从中发现了作为情人、丈夫、父亲、祖父的蒋介石,在面对家人时的内心事、真性情。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家书中的蒋介石,是一个既痴心又负心的情人、既胆大又胆怯的领袖、既严厉又温柔的父亲。蒋介石的情史堪称丰富多彩,他的第一任妻子是毛福梅,后有侧室姚冶诚、陈洁如,但最终情定宋美龄,从他和4个妻妾之间的书信往来,外人可以窥见他感情世界的诸多隐秘。 1、对毛福梅,只有一封离异书
1901年,奉蒋母之命,14岁的蒋介石与邻村女子毛福梅,在老家浙江省奉化县溪口结为夫妻,毛家一边务农,一边经商,在当地算是殷实之家,毛福梅的两个哥哥也进过学堂,读书识字。 但毛家以传统女性的标准管教女儿,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毛福梅裹着小脚,还不识字,她又比蒋介石大5岁,此时的蒋介石,已读过9年书,两人无论在年龄、思想还是在感情上差距都很大。 拜堂成亲那天,新娘的花轿被抬到蒋介石家门前时,爆竹齐放,看热闹的孩童们一拥而上,争抢掉在地上的爆竹蒂,蒋介石当时还年幼,他也冲了过去,挤在中间捡个不停,亲友见状哄堂大笑,那时,没人意识到,这笑声正是悲剧的种子,事实上,在奉化一直有“新郎拾蒂头,夫妻难到头”的俗话。 两年后,蒋介石到宁波求学,他一度携毛福梅伴读,这是夫妻俩最融洽的一段时光,但好景不长,1905年,蒋介石东渡日本求学,从此常年在外,对毛福梅日益冷落。即使1910年儿子蒋经国出世,也没能使他们的感情改善,蒋经国3岁那年,蒋介石从上海带回了一个妾姚冶诚,从那时起,他和毛福梅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了。 1921年4月4日,蒋介石给毛福梅的兄长写了一封信:“……吾今日所下离婚决心乃经十年之痛苦……高明如兄,谅能为我代谋幸福,免我终身之苦痛。”这表明,他离婚的决心已无可动摇。1921年6月,蒋介石的母亲病逝,同年11月28日,蒋介石办完丧礼,在母亲生前常坐的佛堂里,召开了家庭会议。 他拿出事先写好的纸片,流着眼泪,带着颤音开始宣读,这表面上是蒋介石写给经国、纬国两个儿子的信,实则是他宣布离弃毛福梅的一封休书:“余葬母既毕,为人子者一生之大事已尽,此后乃可一心致力于革命,更无其他之挂系,余今与尔等生母之离异,余以后之成败生死,家庭自不致因我而再有波累……今后(既与家人脱离关系)可无此念,而望尔兄弟二人,亲亲和爱,承志继先……特此条示经纬两儿,谨志勿忘,并留为永久纪念。” 蒋介石为何丧母不久便休妻?原来,此时他正在热烈追求一位上海富商之女陈洁如,仅仅一周后,1921年12月5日,他便在上海和陈洁如举行了婚礼。一直到1927年,蒋介石才正式办妥和毛福梅的离婚手续,因为当时他要迎娶宋美龄,宋家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蒋介石加入基督教;二是他要遵照基督教教义,不能同时有两个妻子,必须与原配离婚。 蒋介石回到老家和毛福梅商量离婚事宜,当时,她已经和蒋介石做了26年夫妻,常年照顾蒋氏家族中的人,蒋氏族人认定她就是蒋家人,绝对不能离开蒋家。因此,两人采用“离婚不离家”的办法,毛福梅在法律上不再是蒋介石的妻子,但她仍住在蒋家祖屋,在蒋家族谱上仍有她的名字。1939年12月12日,侵华日军轰炸蒋介石老家,毛福梅遇难,终年57岁,蒋经国悲痛难当,在蒋家祖坟厚葬了母亲。 2、对姚冶诚,半数信件谈“纬儿”
蒋介石情史上的第二个女人是姚冶诚,姚冶诚是江苏吴县人,与蒋介石同岁,她父母早亡,由叔父抚养长大,后来嫁给当地一个农民,婚后,两人到上海谋生,但丈夫不久就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致使夫妻感情恶化,在上海期间,姚冶诚靠为高级妓女梳头、管理衣物首饰为生。 关于蒋介石和姚冶诚的相识,一种说法是,辛亥革命成功后,蒋介石应国民党革命元勋陈其美之召回到上海,并常随陈其美出入风月场所,由此与姚冶诚相识。1913年,蒋介石把姚冶诚带回奉化县溪口镇家中,毛福梅接受了蒋介石纳妾的事实,姚冶诚也很乖巧,对蒋介石的母亲十分孝顺,婆媳三人相处得还算融洽。1919年,蒋介石把收养的戴季陶(时任孙中山随从秘书)之子、年仅3岁的蒋纬国,送回奉化,交给姚冶诚抚养。 但没过多久,姚冶诚和蒋介石的关系也出现了裂痕,蒋介石一恨姚冶诚嗜赌成性,他在1919年10月18日的日记上写道:“冶诚嗜赌不休,恶甚,恼甚!”此外,姚冶诚对他也不够体贴,1920年5月16日,他在日记中记述道:“近日冶诚嗜赌而不侍我疾,且出言悖谬,行动乖违,心甚忿恨之。”蒋介石还对姚冶诚缺乏教养很是不满,1923年7月24日,他在日记中说:“冶诚咒外人,终非大家闺范,心滋不悦。”这些怨怼(音同对)之情,使蒋介石一度考虑和姚冶诚分居。 年幼的蒋纬国,是维系蒋介石和姚冶诚关系的重要因素,从1921年11月到1922年6月,蒋介石取道香港前往桂林,参加第二次护法运动(指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对独裁的革命运动),半年多的时间里,他写了7封信给姚冶诚,其中的4封都念念不忘“纬儿”(指蒋纬国)。 1921年11月30日,就在给毛福梅写下“休书”后的第二天,已赶赴香港的蒋介石给姚冶诚写了一封信:“冶诚:前示纬儿两函,想已收到……在家无事,请每星期写一封信寄来,经、纬两儿想必玩笑如常……” 1922年2月28日,蒋介石在桂林给姚冶诚写信道:“我有十天不写信给你了,像煞是很久的样子,想必你同纬儿皆平安强健么……我很想纬儿的照相看,你将来到奉化或宁波去的时候,顺便拍一个来,寄给我看看吧。” 1922年3月10日,蒋介石又在一封信里对姚冶诚说:“我前(些)日子写给纬儿一封信,想必已收到了么……我近来身体颇好,但是我性情孤僻,终不能同新朋友相合,只有几位老朋友……纬儿可以教他认字听讲了,天天到学堂里去看看,就是不去念书,也有益处的,你若是把我这个儿子养育得好,将来我还要谢谢你呢,完了。” 姚冶诚很会揣摩蒋介石的心思,因此,当蒋纬国刚学会写简单字句的时候,她便拟了一信,让纬国抄在信笺上,并附近照,寄往广州。信云:“我已经好久没有看到亲爱的爸爸了,心里非常想念,如果我能长上翅膀,我一定飞到广州探望我的爸爸了。”蒋介石接信后,大动感情,将信读了又读,又将照片放在写字台上,看了又看,然后命机要秘书“赶快拍电报叫纬国来”。 后来蒋介石决意迎娶宋美龄,姚冶诚离开了蒋家,带着蒋纬国迁居苏州,生活费用则由蒋介石承担,1949年,蒋纬国亲自护送姚冶诚到台湾,1966年,79岁的姚冶诚在台湾病逝。蒋纬国本想隆重葬母,但蒋介石顾虑到宋美龄的感受,拒绝了蒋纬国的要求。据蒋纬国在自传中记载,他只好悄悄将姚冶诚下葬在台中市宜宁中学墓地,并在墓碑上题写了“辛劳八十年,养育半世纪”的铭文。 3、陈洁如,在寂寞中来,亦在寂寞中去
1919年,32岁的蒋介石在母亲病重、自己与毛福梅和姚冶诚的感情均出现问题之际,在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家中,认识了年仅13岁的陈洁如。陈洁如原籍苏州,出身殷实的商人之家,当时在蔡元培创办的上海爱国女子中学读书,是一位聪明美丽、有文化的新式女性,蒋介石对她一见钟情,随后便展开追求攻势,但陈洁如的母亲考虑到女儿年龄尚小,认为蒋介石的行为十分不妥。 被陈家拒绝的蒋介石没有就此放弃,他给陈洁如写了一封火热的求爱信:“亲爱的阿凤(陈洁如小名):中国革命尚待完成,但是我,一个革命者,感觉心神沮丧,不能以我的全部精力,贡献于我们的国家。我终日仰望你予我必须的慰藉与鼓励,以安定我的不乐之心。我只要你答允我一件事,然后我才能重新得到力量,以为革命效力……你爱我们的国家,就不会只顾一己,而吝予给国家的一位革命者些许快乐……我将我的心置于你的裙边之下。请告诉我你将宽恕我,并很快再同我谈话,让我今天就看到你吧!” 1921年9月,陈洁如父亲病故,蒋介石帮助料理丧事,表现得十分殷勤,终于博得陈洁如母亲的好感,蒋介石又承诺与原配毛福梅和侍妾姚冶诚脱离关系,并请张静江夫妇出面撮合,才说服陈家同意将陈洁如嫁给他。 蒋介石对陈洁如颇有感情,婚后,陈洁如未能生育,他就把蒋经国带到上海,交给陈洁如照顾;又和陈洁如领养了一个女儿蒋瑶光;他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后,陈洁如形同秘书,替他处理函件往来和保管普通文件;陈洁如还全力辅佐蒋介石参加革命。 但蒋介石和陈洁如的恩爱时光并不长,1926年,蒋介石通过种种政治手腕,攫取了国民党的政务和军事大权,地位的变化和权欲的膨胀,使蒋介石的择妻标准有了新的变化,陈洁如缺乏高贵的出身、显赫的门庭,无助于他将来的仕途。 1926年7月30日,蒋介石在写给张静江的信中,吐露了离弃陈洁如之意:“洁如之游心比年岁而增大,既不愿学习,又不知治家,家中事纷乱万状,此次行李应用者皆不检点,而无用者皆携来,徒增担夫之劳,请属(嘱)其不管闲事,安心学习五年,或出洋留学,将来为我之助,如现在下去,必无结果也,乃害其一生耳,如何?” 然而,真实的原因是:蒋介石已决意迎娶宋美龄,在蒋介石的安排下,21岁的陈洁如远赴美国,知书达理的陈洁如在异国苦学英文,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回国后,她隐居上海,后又前往香港定居。1971年,65岁的陈洁如因中风去世,其骨灰被送往美国安葬,异国孤坟,正如她生前一样,在寂寞中来,亦在寂寞中去。 4、对宋美龄,第一次下野后求婚
蒋介石与宋美龄相识,是在1922年,他偶遇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的妹妹宋美龄,当即被其容貌、修养和风度所倾倒,随后,他请求孙中山帮忙为其说合,但遭到宋家一些人的反对。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地位迅速提高,他与宋美龄的关系也随之“柳暗花明”。 1927年1月,宋美龄在信中已称呼蒋介石为“亲爱的大哥”,这一年,武汉国民政府察觉到蒋介石背叛革命的意图,开始防范并削夺他的军权,蒋介石感到形势不妙,便加紧筹划和宋家联姻,以尽快取得在国民党内有特殊地位的宋家的支持。 1927年3月19日,蒋介石在写给宋美龄的信中说:“……我收到你的信后,将上前线。你的态度如何?请来函详示。你可否赠我一帧最近的玉照,以使我得以经常见到你的芳影……你因我仍在江西,以为不便来与我晤面(由于我的妻子)。但我今已离开江西,你大可不必再存此种令你不安的疑虑。” 随后几个月内,蒋介石先因制造“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被武汉国民党中央宣布开除党籍,后又在和汪精卫“东征讨蒋”的战争中大败而归,1927年8月,走投无路的蒋介石宣布下野,宋家成了他东山再起的唯一指望。 因此,蒋介石再次给宋美龄写了一封求爱信:“余今无意政治活动,惟念生平倾慕之人,厥惟女士,前在粤时,曾使人向令兄姊处示意,均未得要领,当时或因政治关系,顾余今退而为山野之人矣,举世所弃,万念灭绝。曩(音同囊,意为从前)日之百对战疆,叱咤自喜,迄今思之,所谓功业宛如幻梦,惟独对女士才华容德,恋恋终不能忘。但不知此举世所弃之下野武人,女士视之,谓如何耳?” 面对这封情意绵绵的求婚信,宋美龄终于答应下嫁,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婚后40天,蒋介石宣告复出,宋美龄遂成为“第一夫人”。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后,再未离异,与之白头到老,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宋美龄也淡出政治舞台,晚年长居美国纽约,2003年,宋美龄病逝,享年106岁,葬于纽约宋家墓地。 蒋介石生命中的4个女人,都曾经风光过,她们拥有过当时中国最显赫的男子,她们都曾经因为他的爱情快乐过、痛苦过、挣扎过,但最终,这些美丽的红颜都成了一抔黄土,如果她们在天堂里相见了,也许会叹息青春年华的短暂和世事的沧桑。 (声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非本站立场) |
下一篇:那些学历低得吓死人的民国大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