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 登陆 | 注册 | 设首页 | 加收藏

北洋女师学堂:中国第一所女子师范学校

整数网络  
点击: 次   
- 小    + 大   

  北洋女师学堂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正是朝廷为挽救日薄西山的命运,推行包括兴办新式学堂在内的“新政”时期。天津府主办的北洋女师学堂,恰是于此时创建的。当年之所以注重对女子的教育,则是基于如下的认识,“因孩提之童,日依母侧,熏陶渐染,习惯自然”;且从历史来看,“古今圣贤豪杰,建大功、立大业者,往往承幼时之母教,定一生之志趣”。因此,认为“女子一端尤为家庭教育之根源,培植人才之基础”。学堂聘“品行端方,学问优裕”的翰林院编修傅增湘为监督(民国后傅曾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在傅的主持下,专门制定了《北洋女子师范学堂章程》。

  《章程》共分八章,首先明确,学堂“以养成高等小学、初等小学女教员,期于女子普及(教育)为宗旨”。在培养目标上,则提出“为造就师资,尤重妇德,一切管束教授,务在陶冶其行为心性,使可为后生仪范”。在当年维新思潮涌动的年代,特别提出“一切急激过新之学说、时论,概戒弗谭”。就是说,一切新思想、新理念,在这里都是禁区,一概不得谈论,明确地设置了一条“莫谈国事”的戒律。

  《章程》规定,先办为期一年六个月“修业年限”的“简易科”,又分一、二两部。为了解当年课程设置,现将“第一部”开设的“学科”及“学科程度”要求,摘录如下:修身,人伦道德要旨教授法;教育,包括教育史、应用心理学、伦理学大意、教育原理、管理法、实地练习、教授法、保育法;国文,讲读文法、作文教授法;历史,中国及东西洋历史教授法;地理,中国及外国历史教授法;家政,家事卫生、衣食住、育儿、家计簿记;体操,普通游戏;习字,楷书与行书;图画,自在用器;手工,裁缝、织物、刺绣;乐歌,单音唱歌、复音唱歌、乐器用法。

  其中,习字、图画、手工、乐歌为“随意科”,即选修课,其余为必修。作为中等师范学校,课程设置,可谓完备。关于入学资格,规定需“品行端谨,身体健全,文理通顺”;在今天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的是学生年龄竟限于“二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参阅同时代的《北洋师范学堂试办章程》,其招考男性学生年龄也在“三十五岁以下,二十岁以上”,这是当年新式学堂初办时的特殊情况,不能与今天相提并论)。《章程》还对“退学”、“考试”、“职员分掌事务”等,逐一做了规定。而在“寄宿舍规则”一项,规定尤为详细,从学生需“以德育为重,同学共处,当互为辑睦,以礼义节操相勉,凡涉旧日有失忠厚之言语行为,均宜严避”;“除游戏场外,不得唱歌喧笑”;到“携带装具”衣箱、衣包数量,“占地不过六方尺”等,规定达二十一条之多。

  辛亥革命后,学堂先后更名为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直隶女子师范学校,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28年,又更名为河北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五四”前后,邓颖超、刘淸扬、郭隆真、许广平等,都曾在女师求学。其河北天纬路校址,现由天津美术学院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北洋女师是天津府辖下,于1904年由吕碧城等倡办的非师范性质的“天津公立女学堂”。吕碧城(1884—1943)安徽旌德人,系翰林院编修、山西学政吕凤岐之女,颇具文才。1903年,只身赴天津,被《大公报》英敛之识才聘用,诗文屡见报章。在英敛之和《日日新闻》主笔方若等的支持下,由官绅捐款,于1904年,创立了“公立女学堂”,此时,吕碧城年方二十岁。《大公报》1904年10月3日《专件》栏,刊有“倡办人吕碧城”署名的《天津女学堂创办简章》,规定学堂以“开导女子普通知识,培植后来师范,溥(普)及教育为宗旨”。并附学堂“创始经理人”英敛之、方药雨(即方若)署名的启事,称“襄此善举,诚为开通风气,栽培国民之要图”。同时,公布了开学时间。女学堂首期招有学生30人。惟因经费难筹,经天津府拨助开办费一千元,又获厘捐局、银元局每月各拨银一百两,为常年经费。那一时期,新式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官方认识到,“兴学莫重于得师”,“造就师范,刻不容缓”,遂将公立女学堂改造为北洋女师学堂,由吕碧城出任总教习(教务长)。

(声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非本站立场)

上一篇:《康熙皇舆全览图》:中国第一幅绘有经纬网的全国地图

下一篇:国粹京剧:驰名中外的艺术瑰宝

请遵守法律法规,文明发言,积极发表您的知识与见解。
昵称 * email 主页 验证码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吧。
推荐阅读
QQ:3139014314  |   地址:GUANGDONG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