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用砖铺地,是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人们在建造房屋时,就开始用砖砌墙铺路。到了明朝,已有的砖瓦等建筑材料,用来修建紫禁城不是问题。但由于明成祖在迁都的问题上,不仅要求高,也要求严。他一再下旨,规定工匠们不惜重金也要打造恢宏壮丽的宫殿建筑群,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略,哪怕是踩在脚下的路,都精选装点修饰的对象。据此建成了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只能让百姓们望而止步。于是,民间便流传着“紫禁城的地都是用金砖墁的”这样的传言。实际上,只要到过故宫的人都清楚,并非使用了金砖铺路,而是使用了特定的砖罢了。 紫禁城使用的砖,真的很有讲究吗?只要留意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虽说紫禁城铺地的不是“金砖”,却也不是普通的砖,而是一种看上去光润似墨玉、踏上去不滑涩的方砖。 据史料记载,明代在营建紫禁城时,铺地所用的细砖都是苏州等五府烧造的,因为苏州等地位于大运河旁,土质细腻,含胶体物质多,可塑性大,澄浆容易,制成的砖质地密实,而且,制成之后,可就近利用运河水运到北京。 透过史料,我们看看这种砖的制作、烧制和铺设都有什么特别要求: 其一,砖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根据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记载,此砖要经过二十多道复杂的工序,并按照正确的顺序才能铸成。首先是选取“黏而不散,粉而不沙”的泥土作为原料,经“汲水滋土,人逐数牛错趾,踏成稠泥”。泥练好后,填满木框中,“平板盖面,两人足立其上,研转而坚固之”,然后将砖坯阴干,入窑烧制。 其二,烧制工序更是极为复杂。明代在苏州主持制砖的工部郎中张向之所著的《造砖图说》详细介绍了烧制此砖入窑的情况:入窑后要以糠草熏1月,片柴烧1月,棵柴烧1月,松枝柴烧40天,凡130日而出窑。至此远未结束,出窑后还要在特制的桐油中浸泡百日,这才算是制作完成一批紫禁城建设需要的特种砖。当时,这些砖主要有1尺7寸、2尺、2尺2寸等三种型号。 其三,铺设过程要求甚为严格。有资料称,首先进行砍磨加工,以使砖墁好后表面严丝合缝,即所谓的“磨砖对缝”。然后抄平铺泥、弹线、试铺,最后按试铺要求墁好、刮平,浸以生桐油,才算完成。根据清代官书《工程做法》规定,砍磨2尺“金”砖每一工只能砍3块;而墁地时每瓦工1人、壮工2人,每天只能墁5块。可见,铺设工程的细致程度。 下面我们再粗浅谈谈这种特殊用途的砖,何以在民间被称之为“金砖”的问题。笔者收集了一些史料文章,也查阅了一些民间传说,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认为此砖端正完整,颗粒细腻,质地密实,颜色纯青,敲起来有金石之声,所以叫“金砖”;二是认为,由于此砖只运到北京的“京仓”,供皇宫专用,所以叫“京砖”,之后逐步被人们演绎为“金砖”;三是认为,此砖从制作到烧制,再到铺设,所有工艺都极为讲究,都凝聚了无数多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血汗,都耗费了巨大的人力与物力,若就其包含的价值,不啻与金砖相媲美。 笔者虽觉得三种说法皆有道理,但最认可的还是第三种。毕竟,这种特制的砖尽管不是黄金打造,但它比金砖更不易更珍贵,其中隐含的劳动与汗水、凝结的聪明与才智,是不能以黄金来等价的。若一定要比较的话,称其为“金砖”,确实是实至名归,丝毫不谬。 (声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非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