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军号称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兵,其给养又是如何解决的呢?据悉以十户为标准,规定所需携带的食物和炊具。比如,在入侵花剌子模帝国期间(1219 1222年),蒙古大军每十户配备的给养物品是:三条或三条半干羊肉,以及一口大铁锅。 仅凭这些给养是无法满足士兵需要的。要理解蒙古大军的后勤问题,还必须考虑其远征作战的特点,即远征的不仅仅是蒙古大军,还包括军中将士的家眷,以及他们牧养的马、羊等牲畜。比如,旭烈兀率军西征时(1253年),总共带了15万兵马。而据美国历史学家史密斯估计,每名将士大概有5至6名家眷,于是,随军出征的家眷达75万至90万之众。每家又估计牧有100只羊(或100只羊当量的其他牲畜)和10匹马。羊是主要的食物来源,而马则或是战马或是运输工具。如果以每匹马相当于5只羊计算,随军出征的羊的数量为2250万只。,如此庞大的行军队伍,必然会影响行进速度。比如,小羊羔每天只能走5到6公里路程。因此,在遇到紧急军情的时候,大军必然会加速先行,家眷及牲畜则只能慢慢尾随。正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干粮,维持生命和战斗力,蒙古兵必然会频频抢劫。 按照波斯历史学家志费尼的说法,蒙古统治者之所以不让士兵配备足够给养,是因为狮子只要不饿,根本不去猎取、袭击野兽,吃得太饱的狗不猎野兽,饿着你的狗,它才跟你走。正因为他们欣赏这种哲学,如赵珙《蒙鞑备录》所言:(蒙古人)凡攻大城,先击小郡,掠其人民以供驱使 每一骑兵,必欲掠十人。当然,劫掠平民以保证自己的给养,并非只是蒙古军队奉行的哲学。比如,依照辽国的兵制,辽兵都不配发干粮,但每名辽兵都配有一名打草谷家丁,他的职责就是四出抄掠以供之(指辽兵)。 据美国历史学家唐纳德恩格斯考证,在亚历山大大帝时期,马其顿远征军通常会以结盟的方式保证给养,否则也会行劫掠之事,那些没有在马其顿军队到来前就投降的地区被认为是敌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取特别的行动来确保军队的粮食供应。 而蒙古军队需要的不仅是粮食,还包括牧场。如果有哪个地区拒绝臣服,蒙古军会将它夷为平地,使其变成一片牧场。即便选择了臣服,这个地区的良田也经常会被改造成为牧场。蒙古人的膳食结构很简单。据方济各会修士卡皮尼所述,他们吃所有能吃的东西,他们吃狗、狼、狐狸和马,迫不得已时,他们还会吃人肉以及马的胎衣 我甚至看见过他们吃虱子,他们说, 既然它叮咬我的儿子,吸我儿子的血,我为什么不能吃它们? 我还看见他们吃老鼠。 乳制品是蒙古人的主食。一匹母马每天能产2.25至2.5夸脱马奶,而每个蒙古骑兵配备了5到6匹马。南宋赵珙所撰蒙鞑备录》如此写道,凡一牝马之乳,可饱三人,出入止饮马乳,或宰羊为粮。现代营养学已经充分证明,马奶中富含的蛋白质和卡路里,能够保证蒙古兵获得足够的营养。 正因为吃所有能吃的东西,恶劣的战争环境不再恶劣。根据曾在公元1253年访问蒙古帝国的方济各会修士卢布鲁克的说法,战马死于沙场之后,蒙古士兵能迅速分割其尸体,把马肉进行腌制,或者做成干肉,或者做成香肠,或者当时食用,或者熏制后留待日后食用。 如果没有马奶和水可以饮用,蒙古士兵会饮马血。现代科学表明,即便是流失体内三分之一的血,也不会危及马的生命和健康。因此,每匹马能提供14品脱的血,大约含有2184千卡热量。当然,这只能是权宜之计。实际上,无水渴极之时,汉人骑兵也会刺马饮血。 除了自身携带以及抢劫而来的粮食,蒙古士兵还会通过猎捕获得食物。如出征于中国,食羊尽,则射兔、鹿、野豕为食。故屯数十万之师,不举烟火。对喜好围猎的蒙古人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由于史料有限,我们很难具体了解蒙古军的医疗组织情况。依常理推断,萨满巫师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萨满都有比较高深的医疗知识。另外,既然天下巧匠都会被蒙古统治者征用,没有理由医生不会被征用,因为医生和巧匠一样,都能提升或者保持蒙古大军的战斗力。 (声明:文章内容来源网络,非本站立场) |
上一篇:惨遭金国蹂躏的北宋后宫佳丽